“不要紧了...看礼部这意思,他们已经帮你们拟定了。你们要是真有劝天朝出兵的意思,你们就递交一份正式的国书上去。”
“这事我不负责,你要是想说这些你就递交国书上去。”
“我们还以为直接送麒麟来就行。这国书要是没有递交,会不会让朝贡没法进行?”
“亲笔信?你交给谁了?”
“我们什么时候说要进攻波斯了?”
“够是够了。不过...我说啊,你们要是有这么多兵马,干嘛不去自己打波斯?我寻思,波斯也没这么厉害。”
枪柄放射着银光,枪身印上了奥斯曼式的浮雕——精美到拥挤,华丽到夸张,枪身上的每一寸空处都见缝插针地刻上了花纹。
史料记载,帖木儿是听闻靖难之役爆发才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准备趁中国内乱的时候杀来,并不是因为拖欠贡品交不上来。面前这家伙似乎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卢比扬也不打算把天朝底细告诉他。
“拿回去。”卢比扬白了他一眼,把搭扣扣上,对着一旁的翻译使了个眼色,那翻译便把装着火枪的皮匣递了回去。
那大胡子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皮匣子,双手呈送到了卢比扬面前。
“那估计是被积压了。反正朝贡国的朝贡国也没什么好在意的——诶,这句不要翻译。”卢比扬望了那翻译一眼。
“你说吧。”
“还请阁下笑纳~”那大胡子微微一笑。
“尊敬的禁卫军先生,不知道帖木儿病死以后桃花石和帖木儿残部还有什么交流没有?”
“他们后来把拖欠的贡品补齐了,送还了使者,然后接着朝贡。现在的叶尔羌就是帖木儿的残部,他们接替了帖木儿的朝贡国的位置,每三年进贡一次。”
且还拖欠了五年的贡品没有缴纳。从那时期,我国对桃花石的敬仰便如幼发拉底河的河水一般连绵不绝。桃花石是我们宗主国的宗主国啊!能让帖木儿都臣服的国家该是有多么强大?那时候,我们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伟大的桃花石身上了。”
“还请禁卫军先生过目。”
“我们的兵力不能全部都西征。奥斯
“你翻译这句——听着,我们锦衣卫是有原则的,绝不能接受贿赂,就算是礼物往来也要上交。你不要想办法从我这里走后门了,你们直接去找会同馆,走兵部的路子递奏章上去。兵部要是看得上你们,自然就会拿出来商议。你们国家有多少兵马?”
“啊!伟大的桃花石帝国!我们宗主国的宗主国啊!皇帝的光芒比沙漠的太阳更加耀眼,皇帝的信仰比伊斯坦布尔的新月更加纯洁。”
“额?”卢比扬望了他一眼,接过了皮匣子,掀开了搭扣。
“额...禁卫军先生啊。若是能攻下波斯,这对于桃花石来说可是大赚一笔啊。”
“知道了。”卢比扬点了点头,对翻译说道:“一会记的时候每个数都去个零。一朝贡国的朝贡国,口气也忒大了,吹牛都不打草稿。”
“这厮也忒不懂事了。真要送把火枪我就接了,就当是纪念品。送什么不好送个纯银的,怕人家不知道我受贿了?烧包什么呀,一芝麻绿豆大点小国掏个纯银手枪送人,还刻得跟花似的,我要是拿枪不办事你们太后怕不是要哭着喊着要讨回来——诶,这句不要翻译啊。”
银光迸射而出——一个枪柄出现他在面前。
“我们有十七万步兵,八万骑兵,重炮六百余门,轻炮不计其数,盖伦炮舰三百余艘,中小型桨帆船七百余艘。有这些兵力,我们应该配得上帝国协从军的身份了。”
“竟然积压了太后苏丹娜的亲笔信?我已经强调过了那是我国的重要信件,没想到这里的管事竟然还把我们的次序排在后头。果然是宗主国的宗主国啊!禁卫军先生,我这里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
“没有国书你们怎么朝贡啊!”
“果然是能制造丝绸和瓷器的聪明国家啊。那不知道桃花石打算什么时候进攻波斯?”
那翻译立即点了点头。
“啊...对...”卢比扬回想了一下,好像确实是有这么回事:“当年帖木儿发家了以后确实是拖欠了贡品,我们派人去催纳欠贡,他们竟然敢扣留使节。后来听闻帖木儿有西征的意思,我朝大军都整装待发了,不曾想这厮竟然死在半路上,真是窝囊。”卢比扬还有半句话没说——
第1290章宗主
“可是关于出兵的问题我们已经递交了苏丹娜的亲笔信。天朝没有收到么?”
“交给了会同馆。”
“额...要按习惯我应该跟您客套一下。但您夸的是朝廷和天子,我就权代朝廷收了阁下的吉言。”
“禁卫军先生,你看这么些兵力,够不够给天朝做陪衬了?”
那翻译心领神会,点了点头,只翻译了前半句。
“国书?原来还需要朝贡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