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穿刺公那可不一样。穿刺公那个是从下到上直接捅上去,我们这个是慢慢地往里头捅,避开了所有主要器官,这样一来被多尔衮就能被大宝剑捅个对穿,然后被当众展览个三四天。行刑的时候最好是选在三伏天,这样方便招苍蝇。”
“啊,对了,《新刻京本评林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里头写过啊,宋朝人打仗也画阵图,前线全要按者朝廷的阵图来打仗。照着阵图打输了不治罪,不照着阵图来打就算打赢了也要治罪。这样怎么打?那不胡搞吗?不行不行,这错不能犯,还是绝了在千里之外遥控指挥前线的念头吧。”
钱给了一笔又一笔,兵派了一拨又一拨,可就是就是没有捷报传来。
“嗻~”那近侍招来了几个力士,合力把冰箱给抬了出去。
“杀千刀的刘琮!你投降做什么?偌大的荆州你投什么降?你不投降我不就能看看曹丞相怎么打襄阳了吗?唉!怂包!没用!”他站起身走到了书架前头。
锤子慢慢往里头敲打,然后从肩膀穿出来。”
“当年...崇祯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兵将都在外头,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收到一封封告急的书信。唉,我要是有千里传音那我干脆自己来指挥好了,哪用得着靠他们呦。要不我发信到前线去指挥?”突然,他想起自己好像在书上看过这个桥段。
他照着目录翻到了襄阳被打的那一页——
克里斯蒂娜愣了一下:“谷道就是...”
“唉...一天不如一天喽。”他看了看那一摞已经被他批阅过的折子,里头有不少内容都是报告前线战况的。各地的都在求援,豪格在哭穷,连多铎都在问他要兵要钱。
他从面前的一摞书里顺手便拿起了一本《新刻按鉴考订古本全像大字音释圈点三国志通俗演义评林》,翻到了目录。
屋子里的温度缓缓上升了一些。多尔衮搓了搓手,又拿起了笔。
“五谷轮回在人身上的最后一站,俗称腚眼子。”
他打了个哆嗦,浑身一颤。
与此同时,正在屋子里办公的多尔衮突然谷道一凉。
“六个冰箱撤掉两个,冷了。”
渐渐地,一股过去从未有过的无力感向他袭来。
他又托着腮想了一阵——“阿济格给推到淮河北边了,多铎和豪格给打出了汉中,襄阳压根就没指望啃下来。啧...我想想...这该如何是好呢?算了,遇事不决翻翻《三国》吧。”
“诸葛亮一气周瑜,下襄阳。我上哪找周瑜气去?跳过跳过。关二爷下襄阳...砍死夏侯存砍死崔元吓跑曹仁?怎么又是个跑路的?现在守襄阳的蛮子跟乌龟一样不出门,我上哪找人砍去?跳过跳过。诶?不对啊?!”他把书往回翻了翻。
“诸葛亮气死周瑜夺了襄阳,到了关公北伐的时候襄阳就归了曹操。见了鬼了,中间明明什么都没说,那曹操什么时候夺的襄阳?难道我看的是假的历史书?”
顺治皇帝今年就只有八岁,除了上课以外什么都做不了。多尔衮自己又并不是皇帝,没有那么多的佐理机构来辅助,自家亲信又不够格。所以他很忙,非常地忙。
“那不还是穿刺?”
由于并没有人帮他打理这些折子,这些垃圾奏折和奏事的折子便一股脑地全堆在他这里,让他整日都不得安宁,只得在闲暇时看看李笠翁的大作略微消遣一下。
他把拿书往后头一扔,又在书架上头找了一找:“啊~《新镌全像南北两宋演义志传》,我看看。啊,有了有了,有蒙古人打襄阳的段子,我看看到底怎么打的。等会,回回炮?烂书!我都有红衣大炮了还要回回炮做什么?!看这些破烂书一点用也没有!唉,还是得看《三国》。”
多尔衮就不一样了,送到他这里的垃圾奏折比朱聿键那里的还多,毕竟各地归附的官员都得上折子表忠心,而他又不得不会,还得认认真真地写上些没营养的话。
“我来看看。先看看江东那边...张辽威震逍遥津,这得死守合肥啊。我再往后看看...没了?不是,这就没了?杀千刀的孙十万!你就不能把合肥打下来让我看看后头应该怎么打吗?唉!跳过跳过,让阿济格自己办去吧。再往后...不对,看襄阳要再往前,我翻翻。”
南边的朱聿键好歹还有个朱由检给他搭的“参谋部”,他只要和孔阁老一起谋断就行,每天的累活也就是签一堆垃圾奏折。
“怎么搞的,突然打了个摆子...是不是冰箱放多了?”他拍了拍手,一个近侍走了进来。
“我看看...《新刻京本评林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我看看。啊,岳爷爷也打过襄阳,我看看怎么打的...杀千刀的李成!你跑什么!你和岳爷爷真刀真枪地干啊!这襄阳守将都是些什么鬼东西,怎么见到主角就跑路?!烂书!不看了!”
多尔衮放下书,望了望天:“难不成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