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郑公子找老朽有何贵干?”
整个二条御所被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和织田信长的长子一起死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抛弃亲人抛弃主公独自逃
不过,那都是近五十年前的事情了。
织田信长的长子织田信忠正好也在京都。织田信忠是嫡长子,性格宽仁,上得家臣拥护,下得领民爱戴,也是织田信长钦定的继承人。
当时情况万分危急,明智光秀这个二五仔把织田信长所在的本能寺团团围住,又派人到京都各处围杀织田家的余党。
“正是吕宋壶。”
1
本能寺之变的时候,织田信忠正好和织田长益在几条街之外。虽然敌军势大,但得知老父被围,现在生死未卜,织田信忠的秉持了忠孝大义,他的武者之魂熊熊燃烧着。眼见得打不破本能寺的包围,他没有选择跑路,而是带着重兵进入了京都的二条御所固守待援。
“阁下的事情老朽已经了解了。只是...买吕宋壶的年头已经过去了,郑公子还是请回吧。”说着,他抬头望了郑福住一眼——他的意思很明显,毕竟吕宋壶这玩意的风潮已经过去了。天长日久,大家都能明白些什么。
“郑家的小子呦~”细川忠兴颇有深意地望了他一眼:“人老了,成精了,可没那么容易死。我们这些茶人整日里清心寡欲,精于养生,大限哪会只在六十岁。”
“但是...有乐斋那还叫清心寡欲?他的求生欲简直是天下第一啊!”郑福松本人并没有亲历过战国时代,就算在日本住了这么些年,他也没有兴趣去了解那么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但这位织田有乐斋...他就算想不知道也不行,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妇孺皆知。
“在下是想着,能在居士的茶会上对外推介一二。若是居士能拿着这个壶去盛放茶叶,那肯定能让这个壶身价倍增啊!”
“有国姓爷的签名那他还是个吕宋壶——郑公子啊,老朽有一打吕宋壶,不用再买了。”
“吕宋壶?”见到那坛子,细川忠兴条件反射般念出了这个名字。
姓织田,一看就是知道肯定是个织田家的人。身处在战国时代的漩涡中心,织田家的所有人都和整个时代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织田有乐斋也不例外。有乐斋是他的法号,他的本名叫织田长益,是织田信长的幼弟。
“织田有乐斋?不是二十年前就死了吗?”
他的前半生都是在打酱油,几乎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他真正“名扬天下”的时候还是在本能寺之变时——
“大明南安公之子郑福住拜见源三斋大居士忠兴。”
“老朽有礼了。”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位精通泳术的才子也都到了风烛残年。他本来谁都不想见,只想泡泡茶了却余生罢了,只是面前这人却不得不见。
明智光秀反水之后,他便逐渐疏远了玉子。在关原之战前,他不顾玉子还在丰臣家做人质,直接加入了德川家一方——据说,他在走前还吩咐玉子在遇丰臣家报复时自行了断,成全她自己,也成全他本人的名节。由于玉子是个基督徒,基督徒不可以自杀,玉子只得求自家的家臣杀了自己——那家臣也只好照做,杀了自家主母,然后切腹自尽。
说罢,两人对着拜了一拜——细川忠兴按理说绝不会有闲心见客。不过眼前这人一者是郑芝龙的儿子,二者用明国公爵之子的身份来谒见他,他不见那就太不合适了。
“不知是哪位高人?”
“一个未死之人,老朽的师弟——织田有乐斋。”
第六百七十二章有乐斋
自此以后,再没有人有能力把织田家统合起来。织田信长总共四个儿子,他只把大儿子带在身边,其他三个儿子全都过继到别家去当继承人。他们父子二人鸡飞蛋打,整个织田家碎了一地。最后还是羽柴秀吉取得了主导权,就任关白,给自己生造了一个“丰臣氏”,成了丰臣秀吉。
但其人多才而寡义,诱杀自家亲眷,处死降卒,连儿子都被他逼着切腹自尽。在得知细川玉子改信基督教后,他还割掉了侍女的鼻子,可谓是冷酷至极。
问题来了,织田长益去哪了呢?一开始并没有知道他去哪了。
“在下有一物想让居士鉴赏一二——”说着,他把面前泡菜坛子上的红绸布解了开来。
“这个吕宋壶不一样啊,上头有国姓爷的签名。”
然后,他们父子两人就被一锅端了——所以说千万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
“哦~~”细川忠兴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我大概知道你们的意思了。只是...”他的脸色渐渐冷了下来:“你们让老夫去叫卖这泡菜坛子,未免也...”话音未落,他那怒容却渐渐收敛,脸上的褶子慢慢地皱了起来,露出了诡异的笑容:“这事老夫办不来,但老夫知道有谁最适合,老夫可以帮你们引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