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大明:征服天堂(1~2838波兰的国王)

作者:六角 | 分类:军事 | 字数:1.7千字

分卷阅读1099

书名:大明:征服天堂(1~2838波兰的国王) 作者:六角 字数:0 更新时间:08-02 03:09

“广西平乐知府...”

听完了名字,朱由检也怔了一下。他回头看了看那些“村口下棋的大爷”,大爷们也冲他笑了一笑——光站在这里的这一排老头子,全拉出去已经差不多能重组一个小朝廷了,要按照“正史”来,隆武朝或者鲁监国还没这么豪华的阵容。毫无防备地朱由检突然一下子见着这么多退休回家抱孙子的朝廷大员,还是在南直隶最偏远的县城,着实是吃了一惊。

“南江西道监察御史...”

知县笑脸赢了上了,和朱由检见了礼,把朱由检迎进了城门口里。

“朝廷万岁!大明万岁!”围观的百姓被邵纲一起哄,全都跟着喊起来。

“制台啊,这些都是乡里的乡老。听闻制台奉钦命,专程来解决龙脉的问题,诸位乡老都来这文公牌坊迎接制台。今天天太热,年岁太大的乡老腿脚不便,便推这十几位长者代为迎接制台。制台啊,你来救本县的龙脉,那可真是全县百姓之福啊!乡老们给制台备下了礼品,都放在驿馆里头了,等制台进了驿馆我们再把礼单呈上。”

“河南郑州知州...”

“福建布政使...”

“广西按察使...”

“户部右侍郎游大老爷~”

“对啊,我们这句话都说了几十年了,嘉靖年就开始喊了——本县乃朱文公桑梓之所在,县北船槽岭上有文笔峰

刚一进门,朱由检便见到门口和街巷只见立了个硕大的牌坊。那牌坊上的石刻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模糊,靠近城门的那一面还长了青苔,但牌坊上头的四个烫金大字却完好如新——“文公阙里”。

“云南广南知府...”

“朝廷万岁!大明万岁!”混进人群的邵纲振臂高呼。

在牌坊的下面立着一排白胡子老头儿,他们穿着一身素袍,身后有人打着遮阳伞盖,比站在太阳底下的知县舒服多了。

婺源是朱熹朱文公的故乡,在朱子学通行整个东方世界的今天,这个牌坊已经成了“圣物”。别说烫金的字,就算是纯金的字都有人肯出钱修缮。

“山西道监察御史...”

那知县弯着腰,满脸堆着笑,把朱由检引到了那些老头子的面前——知道的说他是知县,说他是一县之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跑堂。不过在这些老头子面前,这知县和跑堂的区别也就在他们一句话之间。

“制台啊,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待知县一出口,朱由检这才知道这群村口下棋的大爷竟然是——

“河北霸州知州...”

“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都察院右佥都御使汪大老爷~”

第七百一十三章老干部

见朱由检进了门,十几个老头子迈动了步子,从阳伞底下走了出来,迎到了朱由检面前。

“啊,好说好说,后生在这里谢过诸位先生了。”朱由检朝着十几个老头子鞠了一躬,后者也回了一礼——有人送礼他总是高兴的。不说值钱的东西,就算是送点土产那也是心意嘛。十几个老人家大热天地在这里候着他,就算人家只是村口下棋的大爷,他也得对人家客气点。

“朝廷万岁!大明万岁!”

那知县一口气把十几个老头子的名、字、籍贯、官职全都一字不差地报了一遍,报得满头大汗,一听就是准备了一个晚上才背下来。

“烦请制台速速平了那些灰匪吧!”十几个老者一齐朝着朱由检躬身,朱由检又还了一礼。从下车开始他都鞠躬三四回了,腰都开始有些酸痛。

“江西袁州知府...”

“太仆寺卿、江西道监察御史余大老爷~”

“辽东兵备使...”

那些个退休的少保、寺卿、布政使、知府停了朱由检这番话,围成了一圈开始小声嘀咕:

“这个,诸位乡老,诸位百姓啊!”见众人这么殷切,朱由检也不好不表态了。

“制台啊,这还有份本地乡宦的礼单,上头的诸位大老爷们都托在下给制台您捎个口信——如果有什么要协助的,制台尽管提。只要能在保龙大业里头帮上忙,他们就算费尽家财也在所不辞。这都是为了本县的士子,为了本县的文脉啊!烦请制台速速平了那些偷灰的灰匪吧!”

他大手一挥,拿起个铜喇叭,对着那些老大爷和围观群众大声道:

“这钦差有点本事啊,看来是做过些功课,一上来就切中要害。”

“大理寺正卿余大老爷~”

“太仆寺卿、四川道监察御史汪大老爷~”

“这灰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你们想想,寒窗苦读十几载,上了京,写着卷子哼着歌,突然就考不上了啊!所以,没有灰匪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南京礼部尚书...”

口候着的还有全县上下的官员。那些官员不管是有品级的还是没品级的,基本全都到了个齐——知县、县丞、主簿、县学教喻全都站在太阳底下,侯在县城门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07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