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可拆分,可组合的信息字段,就像小学时做的词语组句题一样。
但是,在新加坡那次最接近死亡的经历中,铿惑感受到了一种类似于高维视角的感官,这让他不禁冒出了一个念头。
这座已经被崩坏能侵蚀的火山会不会再次犯病,毕竟它本身就是一个不定时爆发的活火山。如果现在把它放回去,没准地下的龙脉又会从不知什么地方给它捣鼓来一大堆崩坏能,到时候自己可能就又得跟这座火山打一顿,倒不如在这里直接把它炼了。
他准备把汤加里罗山给炼了。
【山】的巍峨,绝大多数是建立在【大地】的支撑上的。如果离开了大地的支撑,山只不过是一堆土石块而已。尽管如此,人类对于【山】的憧憬等种种意念依旧会萦绕在这座【山】本身上,让它在意象层面拥有远超同等吨位土石块的威能。
方士的炼山和小说中的炼制法宝不是一回事儿,而是更倾向于铿惑的【搬山石】的那种办法。
制作搬山石,是将一座山的【意向】摘取,复刻在便携的小物件上,让那个小物件拥有与山等同的【概念】。在日后的战斗中,把那个小物什往外一扔,就相当于扔出一座山来。
会不会是三维生物?
方士们没有找到灵魂的本源究竟来自何处,但铿惑却有了不同的想法。这想法来自于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无论是在新加坡时的灵魂出窍也好,奥托让他参加的意识同步映射实验也好,这些东西都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灵魂的存在,可却没有给出灵魂究竟来自于何方的解释。
人是三维生物,那么一个人的身体横截面就是二维平面——那么,如果有一个四维生物,它在三维的【横截面】会是什么呢?
m.{6,15}g♂无广告阅读【完\本\神\站http://www./】m.{6,15}g♂
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搬山石】是扔出去一块象征着【山】的石头,而【炼山】扔出去的……真就是一座山,而且还是侵染着金丹意志,对崩坏能有着超规格杀伤力的山。
可炼山是在此之上更加高阶的做法,因为它的本质不再是【借用】大自然的力量,而是【驱使】大自然的力量。方士会将金丹意志渗透入【山】的每一寸土壤与岩石中,让【山】同化为自己金丹的一部分。【山】会以信息的形式储存起来,需要用的时候在信息层面上进行降级,把信息表象降回物质表象。
对此,铿惑不敢妄下断言,况且现在也不是做实验的时候。他现在想做的是抽取出这座山的【灵】,得到那股异常崩坏能的来源,再将这座山炼化。
铿惑从格瑞丝之前的通讯中隐约猜到她那里好像遇上了麻烦,但也正因如此,他才必须从这座山上得到一些答案。而这个答案,很有可能会影响他接下来的判断。
格瑞丝那边在接应【渴望宝石】的保管者,大洋洲支部的a级女武神温蒂。铿惑知道渴望宝石是是律者核心,但根据德莉莎得到的情报,温蒂在这几年中并未表现出什
“地煞七十二术·摄魂!”
铿惑看到力在碎裂的山体中传播扩散的路径,看到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中逸散的能量,看到它的应力集中点,看到了它的历史,看到了它的灵。
它不是神话传说中进入地府轮回转世的东西,但却和神话传说中一样代表着一个人的本源——人从灵魂而生,肉体只是一副可以不断更换的躯壳。
汤加里罗山好像承受不住铿惑的侵蚀,已经开始慢慢龟裂。山的底层崩塌,变形。岩块在强大的压力下劈开,粉碎成大小不一的碎岩。铿惑对此不闻不问,因为只要他最后能够成功,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慢慢修补的。
铿惑的金丹已经扩散到几乎看不出颜色的程度,沿着他的七窍如云雾般流动了出来,化作金色的光带,将整座山峰笼罩了起来。
那么……如果灵魂的视角是高维视角,那么【灵魂】会不会就存在于人类的第四维?
也就是说,灵魂可以简化为一串信息。
铿惑轻柔地,倒不如说是小心翼翼地从这座山峰中抽取了【灵】。这是方士们制作玉佩的技术的升级版,尽管只能从活着的东西身上摄取出【灵】,但也足够让铿惑验证一些东西了。
万物有灵,灵可指灵魂,那么灵魂又是什么呢?
如果以现代的语言来解释,灵魂就是一连串的信息表达。每一个灵魂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编码,它与承载着它的物质相对应——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灵魂与肉体互为表里,在方士的研究中,灵魂是更为高层的,本源的东西。
他的双眼已经十分钟没有闭合过,一直在用自己的天眼扫描着这座山峰在信息层面的特征码,试图找出一个可通用的规律,把汤加里罗山像数据包一样压缩成一个小包裹。渐渐的,这座山峰在他眼中已经不再是岩石和泥土,而是一条条构架,一个个节点。